十九)
这句话像定心丸,也像催化剂,活着的人不再犹疑,把自己的情况如实告诉方蕲,是的,对付命格,炼命师是专业的,外行人无法僭越这个门槛,否则只会以卵击石。
方蕲托腮,时不时点头,皱眉,把听到的全部信息归结为一点€€€€他们都没有直视陶俑的眼睛。
“您好,请问是哪种厄命在作祟?”终于有人虚心请教。
方蕲摸摸下巴,“目前还无法从表象看出具体的属性,所以无法判别出是哪种厄命。”
“哦。”那人似乎准备从战斗服口袋里掏出小本子,听到方蕲这么说,他略显沮丧地垂下双臂。
方蕲好奇地问:“你对命格很感兴趣?”
那人的眼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是的,炼命师,我认为它们实在美妙,每一种命格有不同的特性,左右着人类的性格和一生,目前为止,我的知识库里记录了一千八百零六种命格,我相信它们远不止如此。”
方蕲爽朗一笑,“嗯,很多。”
命格的第一次爆发是在两个世纪前的工业革命,加之文艺复兴,百家争鸣,随着时代地变迁,人口过剩,资源枯竭,基因工程病毒,加上恐怖主义以及潜在的核战争,人类的贪婪和愚蠢表现得淋漓尽致,人性被压榨,本性被剥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断层,变质,隔阂,从而衍生出新型的,前所未有的命格,呈指数倍增长。
“果然。”那人心花怒放,“先生,这件事结束后,我能加您的联系方式吗?我有好多问题想向您请教。”
方蕲抿笑,“好啊。”
前提是必须活下来。
人只有活着,才能继续探索这个光怪陆离的,操蛋的世界,将心中好奇的种子培植出参天大树,得出硕果,让后人乘凉。
众人没再看陶俑的眼睛,形势暂且稳定下来。
一些人开始琢磨是往外搬运工作人员的尸体,还是保持命案现场?以及场上吓死人的陶俑,如何处置?
方蕲背着手满场溜达。
“方蕲兄弟,咱们先撤。”卢令令说,“这件事既然引来了秘警署的关注,就不是我们该管的了。”
方蕲歪着头思索,喃喃自语道:“他们是怎么碎的呢?”
卢令令:“管他们怎么碎的,我答应你,两条命格照样支付,委托结束。”
“他们又是怎么死的呢?”方蕲又问,他有个点始终想不明白,既然不看陶俑的眼睛可以避免死亡,那么这些工作人员不至于挪不开视线,除非拥有杀伤力的陶俑不止一个,或是他们有不得不直视陶俑眼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