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人迹的深山。
和他同读一个学校的其他孩子,每天放了学,可以安安心心做功课,做完功课后,又约着一群小孩满街乱跑捉迷藏,而他,光上学放学,就要消耗五个小时的时间。
更别说,他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其实并不是做功课。
二月份的时候要种红薯,四月玉米下地,五月水稻插秧,暑假玉米成熟,九月红薯出土,十月水稻丰收。
他们靠山吃山,一年四季都要做农活。
等所有事情都做完,晚上才点灯开始做功课,复习预习。
煤油灯亮度不够大,必须要把本子凑近才能看清上面的字,但烟又很熏眼睛,写一会儿字,就得停下来闭闭眼。
等上到三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始要买校服,一套校服10块钱,每个人规定买两套换洗。
当天晚上,他们三个人围坐在桌子边,昏暗的房间里,只点了一盏煤油灯,宋妈妈有些为难,宋爸爸也沉默地用木棍儿去拨煤油灯的灯芯。
宋满眼睛里的期待,在这片沉默里逐渐暗淡下去。
10块钱一套的校服,在其他家庭里不算特别难的事,放在他们家里,却尤为困难。
他们自己种粮食自给吃,虽然偶尔也会拿去镇上卖,但一个月都不一定能赚到10块钱。
最后,宋满捏着拼凑出来的分分角角买了一套校服。
夏天还好,晚上早点把衣服洗掉,挂在风口处,第二天早上就干了,但天气只要稍微凉一点,或者阴雨天,就没那么容易了。
好讨厌下雨啊,我鞋子都湿了!
嘿嘿,还好我爸开车送我来的,一点儿雨没淋到。
哎,宋满,你怎么不打伞啊?身上都淋湿了。
宋满快步走进教学楼,拍掉身上的雨水,笑道:我出门的时候忘记带伞了。
刚才问他的那个人啊了一声:可是你书包边上的那个小口袋里不就是伞吗?
宋满的表情一僵,旁边的人就笑:哎呀他读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