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钻研这行当几十年的大厨所作,每天只卖百来份,其中一小半提供预约,剩下只能现场排队。不少游客为了能吃到这素斋,天还没亮就进寺里排队。
裴宴隐约记得,她小时候好像来这边吃过素斋,味道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不过,这事跟她也没什么关系。
虽说是无意,不过偷听人家说话也不好,正准备转身离开,却见瘦僧人挠挠头,问道:“招人?去哪招啊?”
胖僧人道:“看静罗监院的意思,应该是准备找那些比较有名的素食厨子。”
“只是这些厨子,多半看不上我们能给的这点待遇,也没空天天来。静罗监院打算退而求其次,厨子一周只要来一回,招待之前预约过的香客,不至于砸了招牌就好。”
“至于条件——咱们的香火钱,都要用来修缮文物和建筑,剩下的还得管咱们的生活费,以及每年固定给贫困孩子们的捐款,钱肯定是出不了多少的。不过咱们在火车站、飞机站都有专门划给我们的灯箱广告位置,还可以在售票处帮打广告,如果是那些自己做老板的素食厨子,说不定被吸引过来。”
裴宴本来已经转身,听到这话,瞬间三百六十度一个转身,走向那俩胖瘦僧人。
她对着两位僧人,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容:“抱歉,我不小心听到你们说话。”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个很会做素斋、也很需要打广告的厨子。”
静罗监院坐在方圆寺素斋馆后厨外的石墩上,唉声叹气。
他今年四五十岁,出家十来年。因为出家前曾是个公司高管,所以方圆寺一切经营相关的活计,自然而然就落到他身上。
现在寺庙大多景点化、商业化。
静罗认为这并不是坏事,毕竟僧人们吃饭要钱,修缮庙宇文物要钱,给贫苦的孩子们捐款也要钱。
只是经营一所如此大的寺庙,并不是什么容易事。
最近静罗最愁的,就是这素斋馆的问题。
叹了半天气,抬头看到前方走来一个穿着朴素、面容冷硬的老人,连忙收拾心情,迎上去:“阿弥陀佛,陈师傅,今天来应聘的两位,已经在后厨里等您了。”
陈师傅略一点头,不出一言。
静罗挣扎片刻,开口道:“今天这两位,一位是隔壁之江省很有名气的素斋师傅——光悟小师父。另一位,则是曾在拥有梅林星级的素食餐厅做二厨的张师傅。这两位的实力,比之前来应聘的厨子们要高上不少。我如果去外头找,也很难找到比他们两个更好的。您这回,哪怕觉得不百分百认可,也尽量通融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