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赞普器弩悉弄的亲笔书信。信中说,想求我们在今年过年后,就将慈安郡主送入吐蕃。过了今年,他们的赞普就虚岁十五,按中原习俗就能成婚了。刘冕,你说。予是该不该送出去呢?”
刘冕心中一紧飞快的盘算,拱手道:“此乃国家大事,太后当问宰相才是。”
“呵呵!”武则天笑了起来。笑得挺和善“你这小厮,在予面前也如此口是心非。予不问宰相,就问你地意思---这慈安郡主,应不应该送入吐蕃?就说你自己的意见。”
刘冕咬牙,把心一横:“不该!”
“为何?”
“其因有三。”刘冕硬着头皮狡辩,但说得字正腔圆大义凛然。“其一。慈安本无皇家血统。只是太后义女。以前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异邦人以血统不纯为由不认可中原赐婚过去地公主。并借此兴兵刁难。前车之鉴,不可不慎;其二,吐蕃人当初来求亲,不过是为了缓和本国国内矛盾,并无真正与大唐修好的意思。而且后来还发生了吐蕃使团被杀一案。议婚之事已然告吹双方还起了兵戈。既然是请婚的使团没了而且已经打过仗了,前面许的婚也就自然告吹。吐蕃现在又来索取慈安郡主,是为无礼。就算要嫁人过去,也得再议许婚重派使团过来。否则就是对我礼仪之邦的大不敬;其三,器弩悉弄野心勃勃无时不想攻取中原,对论弓仁当初毁了他十万昆仑铁骑投诚大唐更是耿耿于怀。和亲,根本无法真正的稳住器弩悉弄。微臣反而认为,现在的吐蕃蒙生内乱实力大不如前,我大唐非但不该与之和亲许婚。反而应该趁势夺回安西四镇重铸丝绸之路。”
“哦?”武则天甚感惊讶。“你竟是此等想法?非但不许婚,还主动与之开战?”
刘冕自信满满地道:“也不尽然是公然宣战吧安西四镇失落于吐蕃之手已有些年月。唐休镇守西域用兵有方,有这个能力来收复。微臣以为,吐蕃人屡次向大唐提出各种要求我大唐都来者不拒一一答应,这完全有失我大国之风范!看起来,倒像是我大唐怕了他吐蕃了---诚然早年我们曾数战败于吐蕃,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忌惮他们。太后,微臣认为太后就要登基了,不妨在外交上表现出与此前不同地立场与态度来,也好让天下人看到希望、对太后更加尊敬和拥护。如果太后能在对待吐蕃的事情上保持一个强硬地态度,必然令天下人眼前一亮;若能趁机用外交加军事双管齐下的手段收复安西四镇,无疑能让太后的人望空间高涨。请太后三思!”
站在武则天身边的上官婉儿听得有点愣了神,连连眨巴眼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