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咣地搬到别的地方吗?怎么办到的?”
裴曦对自家女儿的想象力也是服了!
他把一些关于迁都的典故和操作讲给羽九玄听。
迁都自古是大事,比定都麻烦得多,财力、物力、人力、军事、政治、经济、自然气候、地形都得考虑到。
南疆,现在还在打天下,不管是迁都还是定都,其实都没有那个实力,但从具体情况来讲,也确实是羽青鸾和羽九玄需要早早考虑的事,除非她俩想偏安一隅。
这种事,裴曦只能向羽青鸾提,最终由羽青鸾作主。羽九玄还小,办不了这么大的事。裴曦始终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很多事情由他去操办,跟由羽青鸾操办,始终差了两成。
父女俩等到金沙城稳定下来,一起起程回鸾城。
跟随羽九玄出来的三万新军,填补上玄甲军的空缺,成为了新的玄甲军。
鸾城因金沙城的伤亡惨重,以及占下的疆土越来越多,迎来了大招兵。
不仅玄甲军需要招新军,镇守鸾城的羽翎军也需要扩充。
裴曦又开始愁得揪头发。打仗,钱花起来跟流水一样,特别是守城战,那是只出不进的。战死的、受伤的,都需要发抚恤金。伤兵治疗的花费,是一笔非常庞大的费用,还必须得治。立功的,得赏,不仅是升职加薪、虚衔待遇往上提升,还得有钱财上的重赏。
库里的金子都快没有了。
铜钱……也缺。
各路公侯们起兵,大家都把铜钱铸成戟和甲,使得市面上流通的铜钱极少。他之前用铜铸农具,后来都逐渐更换成了铁,用来填补南疆铜币的缺口,结果……铜币的购买力直线上升,大量流出。他还不能限制铜币流出,很多生产原材料之类的东西,不在南疆产。例如北方独有的长毛羊,它是根本不适应南方的气候,养不活,只能通过商贸从北方采购。大军要打仗,将来要打回京城,羊毛衫、保暖衣之类的,得先准备上。防寒的毛皮手套、袜子、帽子都得提前安排生产储备起来。
战略储备,那都是只出不进的。遇到他女儿这样的,守个城,恨不得把仓库一起搬过去,打着囤足粮食物资慢慢熬死对方的主意,一边夸女儿稳得住,一边对着鸾城那能跑马的仓库把眼泪往肚子里咽。她还知道给招新军和鸾城接下来一年的养军开销留一点,已经很不错了,他知足了。
说出去都没有人信,富可敌国的曦公快养不起老婆孩子了。
南疆的产出,每年都是有数的,打仗嘛,最肥的地方也就那些,武侯联盟的封地打下来,至少得治理两三年才能有余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