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p;
他也的确给隆庆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夸他议论侃直,进止有仪,阐发有旨,音畅仪端,还说自己深受感动。听完有什么启发,他是一个字也不提。
朱翊钧倒是很认真的听完了,但也没有他爹这么感慨。回来之后,他突发奇想,问冯保:“大禹距离我们有多远?”
冯保掐指一算:“大约三千五百年左右。”
朱翊钧又问道:“三千五百年前的世界和现在一样吗?”
冯保说:“当然有所不同。”
“那他治理国家的方法,我们还能用吗?”
“!!!”
冯保惊讶的看着他,这个问题问得太有水平了。不要说三千多年前的大禹,就算是同一个王朝的不同阶段,治国思想和策略也是不同的。
要不你的张先生为什么一定要推行改革呢?
“这是一个好问题,殿下应该带着这个问题,在不断学习中寻找答案。”
朱翊钧每天除了读书就是习武,他的棍法练得愈发精进,隔三差五就去找陆绎和刘守有切磋,虽然还是打不过,但进步肉眼可见。刘守有说:“以殿下现在的伸手,京城巡捕营的官差,一个能打两个。”
朱翊钧说:“打巡捕营有什么意思?”
刘守有诧异道:“巡捕营也很厉害的。”
朱翊钧说:“我要打你这样的。”
刘守有笑道:“那还得多练几年,毕竟我可是武进士。”
朱翊钧一棍子朝他挥过去:“我打的就是武进士。”
因为世宗晚期,言路阻塞太久,不久前,内阁向隆庆提议,颁布一条诏令:“先朝政令有不便者,可奏言予以修改。”
所以,这些日子,两京十三省各级官员送来的奏章多如雪片,内阁、司礼监忙得不可开交,送到隆庆这里的奏疏也比往日多了不少。
在即位之初,隆庆为了迎合反对世宗追尊生父的言论,已经取消了睿总配天的资格。这些言官得寸进尺,一个叫王治的吏科给事中竟然上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