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而复返,重掌内阁,此人简直成了高拱的一块心病,隔三差五就要“关照”一下,徐阶不死,他不能安心。
这一年春天,又让他找到了机会。
事情的起因是前几日兵马司抓获了一个名叫孙五的人,他从松江府来。
审讯得知,孙五是松江府孙家的家奴。嘉靖年间,孙家出了一位礼部尚书孙承恩,他的儿子孙克弘,现任汉阳知府。
但孙五却不是孙克弘派了京城的,而是徐家,松江华亭那个徐家。
华亭有一个叫顾绍的人,专程来京师举报徐家在嘉靖四十三年诓骗延误转运颜料银事,还有一个叫沈元亨的人,状告徐家涉嫌揽侵起解钱粮等事。
徐家和孙克弘颇有交情,便让其家仆孙五潜入京师,劝阻顾绍。
孙五在徐州遇到孙克弘,向主人保证,可打点首辅李春芳擢升孙克弘为河东盐运使,孙克弘信以为真,即写票帖一封、礼柬两个及二百两白银交与孙五。
孙五于三月初五到京,形势招摇,大肆挥霍,有徐家的人见其可疑,才知其诈骗孙克弘,又向孙五挟银若干。其间孙五与顾绍再三讲说,许银两千两,并将沈元亨告状本词夺回。没多久,此人就被兵马司抓了。
看到这里,朱翊钧心中有了疑惑,看起来,此人也没犯什么需要京东兵马司的罪,怎么突然就被抓了呢?
转念一想,事情与徐家有关,自然有人为了讨好高拱而出手。
孙五的事情牵连了孙克弘,很快孙克弘也下了狱。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徐家。
徐家在京师有一家布行,布行掌柜名叫朱堂,为了逃避赋税,朱堂将田产投寄抵押给徐阶的几个儿子,折取现银,与徐家合伙做布行生意。
很快,朱翊钧的猜测就得到了印证。
有科道官韩楫、宋之韩等人上疏称徐家开的这些布行,其真实目的是“钻刺打点,希图起用”。
高拱迅速处理完孙克弘及孙五、顾绍等人,立刻将苏州知府蔡国熙升任苏松兵备副使。
蔡国熙上任不久,立刻就传出消息,无论士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