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在忙于政务,小小一个何心隐,是多年前的一场争执,他根本不放在心上。
只是,此人借着在底层百姓中的影响力,总是发表一些抨击朝廷的言论,煽动大众情绪,给他的改革,尤其是清丈田地和一条鞭法的推行带来了一些麻烦。
王之垣为了给老师排忧解难,就像上一点强硬的手段,把何心隐这个大麻烦解决掉。
朱翊钧又问:“你应该清楚他住在哪里吧。”
“……”
“放心,朕没打算抓他。”
耿定向毕竟是朝廷命官,端的是大明天子的饭碗,在朱翊钧面前也不敢隐瞒。
“何心隐就住在臣的胞弟耿定理家中。”
“你转告他,他的某些观点,朕也颇感兴趣。让他放
心,朕不会抓他。”
“只是,朝廷要顾全大局,有的时候,做不到事事都叫天下人满意。他既非朝中官员,许多事情也不了解,就不要妄加评判了。”
耿定向赶紧应下:“是,臣回去之后,就向他传达圣意。”
朱翊钧又问道:“对了,爱卿回家丁忧,准备何时返京?”
耿定向立刻回道:“臣已经处理好母亲的身后事,两月之后就可回京。”
朱翊钧故作惊讶:“这么急?”
耿定向躬身:“张阁老正在大力推行改个,朝中事务繁多,实在不敢耽搁。”
朱翊钧虚扶了他一把,真情实感的说道:“有劳爱卿了。”
“为君分忧,乃是臣子本分。”
“……”
自从朱翊钧对丁忧起复设立诸多条件之后,又提高了朝中官员的俸禄,当初激烈反对的那帮大臣,虽然仍时常将“孝”字挂在嘴边,但行动上都怕自己丁忧时间太长,回不去。一个个最多返乡半年,就火急火燎回京复职。
每当这个时候,朱翊钧就要下一道谕旨表扬一番,为国分忧,造福于民,也是孝道的一部分,足以告慰父母在天之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