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子频频往蔡可贤那边看,后者站得礼貌一点头,丝毫没有尴尬之色。
三娘子就喜欢他这副从容又骄矜的模样,主动坐在了他旁边。
朱翊钧当没看见,只顾与把汉喝酒。
席间,三娘子提起一个人:“有位徐大人,是义父的好友,江南名士。汉人的官,不仅能做文章,还通晓兵略。临走时,他为我作画,还写诗赠我。”
朱翊钧问:“那你可回赠了他什么?”
三娘子道:“汉人的精巧物件我可没有,我赠了他一把我们蒙古的弯刀。”
朱翊钧问:“此刀有何来历?”
“没有什么来历,只是,整个大漠都识得,那是我杖下骑兵所用佩刀,整个漠南,无人敢为难于他。”
朱翊钧大笑:“这位徐大人,是我的老师。”
当时,朝廷决定与察哈尔部和议,通贡互市,朱翊钧派徐渭到去了趟宣府,徐渭参观当地马市,对于边境明蒙百姓友好交往、马市繁荣兴盛给予高度赞美,认为亦可如此。
酒喝得正尽兴之时,朱翊钧看一眼蔡可贤:“蔡大人有个想法,快,跟夫人说说。”
在朱翊钧的催促下,蔡可贤把昨天说的简单一提:希望将荒废已久的旧时驿道开辟为新的官马大道,让大明商户将货物通过蒙古,运送到更远的地方售卖。
如此,大明可以打开新的商道,途经土默特部大小部落,也能为他们带来更多必要的物资,一举两得,互惠互利。
把汉听完,立即说道:“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虽然土默特部建成了草原上第一座城池——归化城,但许多生活物资,都需要到张家口等地的马市进行购买和交换。
如果有商队往来,那对于蒙古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安达……”把汉说一半,改了口,“陛下放心,大明商队从我板升路过,我把汉力保他们安然无恙。”
朱翊钧拍了拍他的肩膀:“有把汉兄弟保驾护航,我自然放心。”
&em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