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琰暗道不妙,面上一副忧困之色,“是也,吾托从低崔林多看顾他,他已然病了一月,吾弟遂差人来来寻吾,言说此事。”
曹操这才松开眉头,笑道:“季照顾后辈,自无不可,卢毓更是有才学的人,总不能教他命丧冀州,来日吾便发诏令他回来。”
“多谢丞相!”崔琰一副感激之色,躬身拜道。
曹操示意无事,崔琰告退。
曹操便未将此事放在心上,专心批卷。
却说荀在辽东,接手政务之后,一切倒是井井有条,而且在曹昂律令的基础上,荀宽严相济,辽东遂逐渐恢复,曹昂常使高顺引兵士行战船往辽东去送些农具以助荀治理。
其实辽东之事也不是很多,主要是休养生息需要一个坐镇的住的,平日里也没有太多问题,主要就是发展生产。
因此荀批卷批的挺快,还时不时的给曹昂写封信,讨论辽东甚么阶段该适用甚么政策。
自曹昂给荀送过三本卷子去,不过一个月,荀就给送回来了,还附上一个统计表,其中一些精彩的卷子,荀也点了出来。
曹昂心下长叹,荀要是不这么顽固,绝对是为相的最佳人选,日后自家老爹称王,荀为相,该有多好,可惜,荀要是不这般忠正,恐怕就不是荀了。
曹昂只得多令人将农具图样、火炕图样并一些奴隶、匠人送往辽东助力辽东建设。
如今已然入冬了,火炕的威力早就显现出来了,上一年州府统计,饿死的、冻死的,大多是不愿意干活等着州府发放救济粮的懒人。
只有少部分老人,实在是没扛过去,在汉末这个大环境下,也算得上是善终。
因为火炕多需烧木,曹昂早下诏令,令人于房前屋后多种树,尽量少往山里去伐木,一是近冬时分入山伐木多有危险,二来若是人人皆入山伐木,如何供给一州之用?
日日烧,日日少,既然意识到这个问题,就得想办法尽量补救,因此这个冬初,徐州人民过的很不错,感觉应付寒冬毫无压力,一切都准备就绪。
但是中原之外,就没有那么好了。
&e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