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们与哥儿一同上学。
之后碧桐书院招收女学子,她又赶紧安排了上官氏出挑的五个小娘子去读书,上官晚澄不想早日完婚,也是她开了口。在可以科举后,她也非常赞同她们报考。
上官晚澄已经是举人了,只是太皇太后仍旧觉得可惜,如果这回也中了,能入殿试,那该多好。上官氏已经沉寂了十来年,还得是小辈出众才能让上官氏扬名。
“咳咳。”太皇太后咳出了血,宫女立即让人传太医,待听见一句“不必了”,小宫女还着急呢,“太皇太后,您就让太医瞧瞧罢。”
“不用了。”太皇太后看着那鲜红的血迹,说道:“哀家早就知道活不长了,又何必折腾?早晚都是要死的,舒坦点死才好,老是喝药做针灸,真苦。”
她这个病是当年留下的,年轻时不觉得有甚麽,但是老了身体压不住,各种病症就都涌现出来。
*
殿试是陛下亲自出题,考生们按照会试的名次依次落座,文武百官就站在考生们的后面,一个个屏气凝神,皆等着贡生考完,这一届的进士同进士也就能定下来了。
天阴暗下来,开始下雨了,倒春寒料峭,竹清被吹进来的冷风冻的一哆嗦。有守着锣鼓的小太监等候着,时辰一到便敲鼓,殿试就结束了。
这回的三鼎甲都已经及冠,有一个榜眼已到而立之年。陈学恒与管乐弦皆是进士,不过名次不算靠前。反倒是李双双,因为单科考得知识不多,她名次更加靠前,是第三名。
不过单科出来的进士含金量明显比传统科考的进士要低,而且陈学恒与管乐弦还要去翰林院走一转,随后出来便能扶摇直上。
而李双双却不能,所幸她很阔达乐观,“我能考上就已经心满意足,哪怕一辈子呆在工部,我也不介意,总归是有个地方能让我凭本事立足。”
“那你加油。”竹清鼓励道。她无限感慨,当年的小女孩如今已经有了好的去处,而她,也逐渐年纪大了。
高中的陈学恒与管乐弦能衣锦还乡,回去祭拜祖宗,而单科出来的进士们便不行,少了这个流程,直接进六部当官员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