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条件
皇上年纪不算小了,如今还没有子嗣,以后自然是要从下面的兄弟当中选择一个继位。
朝中如今不少官员暗里奔走,其中三王爷和五王爷呼声最高,门客也不少。
倒是和皇上一母所出,最小的九王爷却并不被看好。
原因无他,三王爷本身为人端正,在政事上面颇有一番见解,为当初皇上的登基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母族世家清贵,不用担心登基以后外戚专权干政。
五王爷本人并没有太大的特点,但就是会笼络人心,表面上效忠于皇上,府内却养了不少幕僚谋士,其野心一看便知。
六王爷更不必说,庶出的一个皇子,当初谋反未成,只在永安府有点小权力罢了,根本就不在继承人的选择范围内。
只有九王爷和皇上一样,母族出身平凡,皇上当初能成功登基,除了有三王爷以及三王爷母族的帮忙,和当年的政局也脱不开关系。
皇上百年去后,无论是三王爷还是五王爷,母族势力足可以与外戚相抗衡。
可九王爷就不一样了。
如今外戚专权,但凡是为大历考虑的人,都不想推出一个母族式微,不能与贵妃母家抗衡的王爷作为未来的帝位人选。
萧烈是不会去做这个皇帝的,只能从这三位当中,支持其中一位上位。
想到了这里,萧烈定了定心神,缓下心思。
还剩下两座城池,休整个一两天过后,如果能一举攻下,不出五天,西北大部分城镇,就尽在掌握中了。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一直都在林县休整队伍,兵将们士气高涨,百姓们也从战争的阴影中慢慢走了出来。
一时之间,林晋萧烈二人颇得民心。
如萧烈所料到的那样,大约是皇上收到了萧烈传来的话,也知道一封只是口头承诺的信并不能代表什么,自那以后没有再来派人前去求和。
历京十分安静,如果没有文官时不时的上谏,仿佛西北一事压根就不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