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村屯里的家户都在土墙、神龛里贴上了他手持铁笔、脚踏妖鬼的画像,画里的他明明是个白面郎君,却挥舞大刀,着一身耀武扬威的鳞甲。窗槅子、院门砖上都篆着他的脸盘,瞑目抿口,白晃晃的,甚而吓得小儿不敢夜啼。
他明照四海,名施后世,留下的言辞皆被奉为圭臬,化作金科玉律。抚育他长大成人的道观从此香火鼎旺,地亩广增。天南地北而来的香客如流,他踏过的土、阅过的经卷、使过的法器被人争攘。许多女孩儿红妆盛扮,待字闺中,便是盼着有如他一般的男子前来明娶,花囊、篦梳堆塞无为观的琉璃门槛,观中的槐树上系满如瀑的相思红线。
纵观近世千百年,文易情也确是个惊世绝伦的人物。凡人本该一辈子犁田织布,或是领些微薄年工价银糊口,可他却以凡躯创下神迹,荣登九霄,是凡世间的一代天骄。
而现如今,那本该是天之骄子的人物却并无祥云绕身,而是蓬头跣足,满面尘灰,在人世间跌撞前行。
少年叫化子在满地的树阴里慢腾腾地迈步。
汗珠子从他的下巴滑落,在青砖上落下铜钱似的水渍。
日头西斜,他从马屯街走到了喧闹沸扬的西大街,又缓步迈上卫河桥。桥墩上刻着吮水化蛇,面目狰狞,咧着血盆似的嘴,像在对他无情讥笑。蹲踞在他肩上的乌鸦望了一眼,又将头飞也似的旋回。叫化子曳着步子走近桥栏,仿佛洒满碎金的河带里映出他孤伶伶的影子。
桥上行客甚少,少年左顾右盼,见无人望着他,便笨拙地翻过栏板,沉重地摔进桥洞里,在涸水的干泥上发出一声闷响。
桥洞里潮暗,碧苔爬满半月样的桥拱。几根竹竿插在地上,一条破洞的缠带裈招旗似的迎风飘荡。半只被拆下的杂木门上堆着些破烂玩意儿:褛裂的麻衣、豁口的瓦罐、一顶开花帽子,那便是他的全部家当了。
乌鸦从他肩头飞离,看着他跌得鼻青脸肿。过了一会儿才扑翅飞回,“哇哇”地哑叫了几声,似是在笑他。
少年叫化子爬起身来,乌鸦忽而伸翅拍了拍他面颊,竟开口嘶声道:
“喂,浑球儿易情。你方才偷来的钱要怎么使?”
那乌鸟竟能口吐人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