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陆续续,在几个院子,有些孩子找上门来告状,果然如李守良所料,大部分都是来告自己父母的状的。李守良照例都给了一块糖和5分钱。
只有两个较大一点的孩子,已经受到了高等教育,举报自己的父母,有点抹不开面儿。
然后互换了‘父母’。得到了李守良给的东西。为什么李守良能看出来,因为这俩孩子有智商,但是不多。一块来的。
举报的时候,满脸通红,扭扭捏捏。还不如那些来举报的小一点的孩子吃得开。也许是因为他们已经开始懂事了,知道什么是‘礼义廉耻’了。
不过这都不在李守良的管理范围,我给钱,你给消息。多正常啊。这几家的父母都被李守良记在了小本子上。
像tm写日记一样。下贱!
。。。
回到厂里上班的李守良,不,不单单是李守良,全厂的人,只要有点政治灵敏度的人。就能很清楚的感觉到一种‘风雨欲来’的既视感。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进驻车间的监察人员,加快了他们的进度,陡然间变的更严厉了。而且他们已经开始不加以掩饰的来查问各个方面了。
反正李守良是看明白了,‘整风运动’是个幌子,许大茂是个导火索。林副厂长早有染指车间的心思。
这次只不过是‘恰逢其会’。有没有许大茂,林副厂长都会找个机会寻‘车间的不是’。然后借此机会来插手车间的事务。李守良有一个很符合大众思想的猜测。
林副厂长年纪大了,也没有几年就要退了。相比来说,杨厂长还年轻呢,可以说正值壮年,相对于政治生涯来说,还能说的上是‘少壮派’呢。在这个层次,可以说‘年少有为’。当然李副厂长就更显得年轻了。
这次林副厂长找机会干一把,真要成了之后再插手车间。然后想想办法,架空杨厂长,或者把杨厂长挤走。当两年的干部。退休的时候,退休的职级说不定还能往上挪一挪。
这是1车间高级工们的共识。这也是李守良想不通的地方。
连1车间这些玩工具,下苦力的大老粗们都能看明白的事儿,杨厂长这样的人会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