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甘步枪的优点是易于生产和使用简单可靠——这相对于工业基础低、士兵教育程度低的苏俄军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恶劣的战争时期包需提高武器产量以满足前线需要,而大量补充的战斗人员往往训练时间不足。保卫苏维埃战争期间,红军士兵们正是因为装备了这些武器,才能在外国列强的一次次干涉之下保卫了红色政权。
而且因为后世的中国与苏联之间的关系,李汉对于后来的几款性能更加强劲,即便是使用到二战后也还算先进的改进型颇为了解,因此,心中难免更期望能买到莫辛·纳干。
晃了晃脑袋,现在显然不是思考这些的时候,计算了一下自己车子的剩余载重之后,李汉估摸还能装备四五百支曼利夏,它的重量约莫3.75到3.85kg,不过车内还有一些重物,显然不可能购买那么多,而且,也不需要。
“这样吧,给我来两百五十杆斯太尔·曼利夏,子弹五箱,你们洋行有怀表或望远镜吗?怀表无所谓来二十块,望远镜最好是德国货,最少要五套……”
这个时代若是问起工业光学或是精密光学,不要怀疑,强大的德意志工厂垄断了整个世界八成以上的市场,即便是骄横跋扈的大英帝国,也不得不在其最先进的无畏舰上使用购自德国的光学望远镜、传感仪,而美国人齐头赶上至少还需要三十多年,日本则需要六七十年,当然,有了李汉的到来,日本还有没有这种希望就难说了……“……没问题……”
卡尔开心的一笑,一下售出了这么多的枪械,虽然跟满清政府数万数万的采购没得比,也比不上某些地方总督数千一次的采购,不过却也是他经手的第一笔也是最大的一笔采购,因此心中倒是略有些兴奋。
瞧瞧这配置,不是傻子都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尤其是其中还有望远镜跟怀表,简直就是叛乱三件套,不过卡尔等人虽然心中都清楚,却完全没有道出来的意思,开玩笑,有必要吗?
先不提奥匈帝国并不如英法俄德日五国一般,在华拥有大量的特权跟利益。尤其是失去了与清政府之间的大笔武器订单之后,心思就更加变了味道。他还巴不得的这远东乱了起来,因为虽然戴维斯肩负的使命他并不是很清楚,不过却也勉强的意识到了一点……巴尔干最近不太安生,帝国……帝国恐怕很难置身事外,有必要为帝国尽可能的转移一部分的压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