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审问的抓获民军俘虏,清军得知黄兴将民军的指挥部就设在忠烈祠,摧毁了它,城外还在抵御的民军就会真的群龙无首了,到时候,他们需要对付的就只剩下一座几乎不设防的汉阳城了!
败了!
民军总司令黄兴回到位于忠烈祠的指挥部时,面对败局已定的局势,短短数日的时间好似苍老了十几岁的他满是叹息。汉阳城的失陷在即,如今城外虽然还有数十队被击溃、散乱到各处抵抗的民军存在,但是成编制的民军主力,就只剩在在他身边正在设防的不足两千多人跟跟龟山炮兵阵地上的几百人了。
对于自十六日来的民军接连失利,黄兴痛不欲生,方才传来十里铺等最后几处可守之处失陷时,他表现的无奈之中带着一抹愤怒,以至于蔡济民劝说他离开汉阳时,都被他果断拒绝了登船,并跟他说道:“战事一败至此,官兵无一人用命,眼见汉阳已失,我亦无面目见一般同志,惟有一死以谢同胞”。
这话确实是他的心里话!
自十月二十八日接任民军总司令之后,每战他必至一线指挥,几次司令部选址,都挑在距离战场最近的地方,可见他之认真。而且论起能力,自清末开始领导了数十次大小起义,跟清军交手无数次的他能力自是不凡。可就是这么一位人物,却在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指挥着民军在汉口、汉阳两镇迎战清军败多胜少,先失汉口、损兵折将,如今却又到了失去汉阳的时候了!
平心而论,他之战败虽不如他口中所言‘官兵无一人用命’,但是,下面的军官将领之中,的确或听从与军务部长孙武、或干脆就是黎元洪旧将以及清军降将、或者干脆就是外省援军,人多了、心思也就多了,想要将这些力量聚拢到一起。革命党出身的黄兴顾虑影响、恐惧影响到同盟会的形象,几次都失去了震慑群将的机会。最后导致他之军令,能够认真百分百实行的就只有少数几员将领,难怪几次大战都在关键时候掉了链子,原本应当赶到的援军未在指定时间内赶到指定的地点!
“先生,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忠烈祠外炮声不断,黄之麾下一军官大声劝说道。广西援军已经撤走了、汉川援军也都走得差不多了,如今城中宜昌两千多进来之兵还在拼命阻敌,眼看汉阳城失守在即,不走可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