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径十五英寸,弹重八百公斤,以二十七节的航速发射时其射程可达四千五百米,而当以最高三十八节的航速发射时,这颗鱼雷的射程也能达到一千两百米,那重达一百二十公斤的弹头一旦爆炸能够轻易摧毁任何一艘无畏级军舰的水下结构。
当林建下达了攻击的命令之后,一枚洛水型鱼雷正以三十八节的最高航速在海水中划出一道长线,那两扇共轴反转的螺旋桨叶片飞快的旋转着,为鱼雷的前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样高速旋转的陀螺仪为鱼雷指引着正确的方向,发动机燃烧室维持着高温,并在鱼雷的尾部留下一串长长的气泡,在这些现代化机械的保障下,这颗代表着民**事工业崛起的鱼雷正在高速接近目标。
很快,这颗鱼雷就撞上了那坚硬的舰体,在惯性的作用下,早已解除保险状态的撞针立刻引爆了雷管,刹那间,弹头内高爆**就迅速释放出了能量,剧烈的爆炸几乎立刻决定了这艘军舰的命运。
中日甲午战争后,为了与俄罗斯帝国在远东地区扩张对抗,日本海军开始扩充军备。三笠作为‘六六舰队’计划(计划配备6艘战列舰、6艘装甲巡洋舰)其中一艘而建造。它由英国维克斯公司巴罗因弗内斯船厂负责制造,于1899年初动工,1900年底下水,主要装备4门双联装305毫米口径主炮、14门单装152毫米口径火炮。这艘老式三笠号战列舰标准排水量为一万五千吨,舰长一百三十一米,舰宽二十三米,全舰官兵总共八百四十二人。
三笠号战列舰的过去无疑是辉煌的也是多灾多难的,1902年服役后,第二年它便成为了联合舰队旗舰。1904年2月6日开始参加日俄战争。8月10日参加黄海海战。12月28日驶入吴港修理,1905年2月14日驶出吴港,经江田岛、佐世保,21日进驻朝鲜半岛的镇海湾。之后以该地为据点,在对马海峡进行训练。5月27日、28日在对马海峡海战中与俄罗斯的波罗的海舰队交战。这场海战中,三笠死伤共113名船员。
1905年9月11日它曾在佐世保港内后部弹药库发生爆发事故沉没,339名舰员死亡。1906年打捞后修理重新服役,可惜……这一次若无意外,日本再也没有将它打捞出来重新使用的一天了。
这样一艘军舰,如果在普通的海战中,依靠那大口径舰炮以及那厚重的装甲,完全可以与同级别的对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