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第一年的耕种,就等于所有人为朝廷耕种,给他们发固定的口粮,看起来就是所有人都是朝廷的佃户。他不会告诉他们第二年将会根据第一年的耕种结果分配土地,只会告诉他们亩产超过基准值以后有额外的两成奖励。
比如平均一亩地产出八石粮食,张三家产出了十石,比平均值多了两石,那么每一亩地他们就能多分到二十四斤的粮食。
“不设下限?”
“不设,这样才好试出人性。”旱涝保收的情况,一定有不少人会偷懒,可以不要那多的两成奖励,反正也能填饱肚子。
南宫云辞担心耕地被荒废掉,“你给的保底不要太高,不然可惜了那些庄稼。”
徐京墨不笨,被她这么一点就知道了问题所在,“你说的是。阿辞,你说朝廷若是规定,这些无偿分得的地,他日只能卖给官府如何。”
“你是担心有人护不住这些地?”
“是。”只能卖给官府,卖给官府以后就是国有土地,那些心术不正的人再怎么惦念也得不到这些耕地。若是应急真的需要卖地,那也能得个公允价。
南宫云辞觉得此法甚好,从根源上杜绝了抢夺的可能。
徐京墨想的不止于此,监督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监督要怎么实现他还没有想好。单一的监管权会滋生腐bai,要让监督权为了公平公正才好。
吕布政使收到徐京墨信,仔细一读,才明白为何这个年轻人能被问阁老、陛下这般赞赏。他提出一个建议都是先去实地看过,了解清楚问题,再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不仅如此,他更是一个心怀百姓的地方官,他会设身处地地考虑妇孺、考虑这些弱势群体。
他隐约记得徐京墨并不怎么赞成性本善的说法,现在看来这是有道理的。其实,他自己又何曾真的相信性本善呢?
他当即批复,然后派人快马加鞭将文书送交给他。徐京墨说的对,决不能影响了秋耕。
等二兴村的人看到官府贴出来的告示时,心里的落差别提多大了,就连李村长心里也好受。相比之下,王娘子这样的人家心里反倒更踏实,他们本就没觉得能分到多少,还一直为了这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