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能救命,有些时候底子太弱,虚不受补,冲喜冲得太过,容易冲死。
甚至她知道自己不是唯一一个不看好这个项目的人,薛里昂也找薛锐讨论过,薛锐没有动摇。
薛锐走这种路线不是第一次,大多数人都习惯了他精准的预判,所以只会认为自己的水平不够,而不会怀疑薛锐的正确与否。只有能够在思维水平上跟得上他的人才能发现不对,只有和他关系密切的人才有表达质疑的立场。
以这样的视角来看,还有一个应该站出来反对的人,那就是李渊。
“还是个孩子,”李渊将烟按灭在烟灰缸里,在他看不见的地方,打量着站在窗边的薛锐,“选择是进取性的,但没有错。”
启辰所有的室内都是禁烟的场所,每年会花大价钱请消防顾问来做防火设备的更新和检修,除了吸烟室以外都装有极其敏感的烟雾报警器。李渊来了之后,吸烟室渐渐形同虚设,几乎每个会议室都安排上了烟灰缸。
“谢谢舅舅。”薛锐没有回头,看着窗外的原处,一群鸽子在高楼间徘徊,玻璃上的倒影能看见李渊看过来的动作,却不足以清晰到看见李渊的表情。
“你是启辰的决策人,需要相信自己。”李渊把手中的笔放在桌子上,起身走近薛锐,拍了拍他的肩膀,像是一位慈爱的长辈为子侄保驾护航,目光落在薛锐手指上的戒指,满意笑了。
时间不会等人,在李渊的支持下,事情进展非常顺利。仅仅几周的时间,项目的企划案敲定,并在一系列高效率操作下迅速落地,启辰调动了几个产业的生产资金押宝企业改制项目,同时扩张了重型机械的生产链,就等改制企业的专利权共享。只要专利权没问题,项目就一定会成功。
薛锐知道,没有意外的话,该发生意外了。
果不其然,专利局通过了专利权异议的申请,启辰花了大价钱投资才得到珍贵专利技术,被勒令暂停授权。
申请人是当时国企的合作海外实验室,因为合同和补充协议方面的问题,导致合作科研结果的权利归属存在争议。这件事薛锐不知情,但是他想,李渊应该是知情的。
涉外专利权纠纷的案子前前后后从异议到执行,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