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名字和事迹。众人一对名字,再一看他又来自青阳红星纺织厂,人名地点全部对上了,他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大家伙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不断地有人邀请他去公共浴室洗澡。
宋秋实现在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他说他想再换个地方,换一个谁不认识他的地方。
可是宋秋实的这份工作是孙主席大发慈悲给他找的,他们家哪有这样的关系再帮他找一份工作?现在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回家呆着,要么就留在那儿硬熬。
宋上进和李玉华一起劝宋秋实就留在那儿工作,至于别人的目光,别理会就是,时间长了,大家也就淡了。
这些事情是宋知夏告诉宋知南的,宋知南对此付之一笑。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无根。
如果宋秋实老老实实地在乡下呆着,过几年恢复高考,他可以考大学,就算考不上也能回城。
可他偏偏就想走捷径,想靠女人吃软饭。你吃软饭就好好吃也行,还想脚踏两条船,这山望着那山高。也不想想,你是在谁的地盘?结果遇到硬茬子了。现在嘛,他的余生只能在别人异样的目光中度过了。
时间冲淡了李玉华和宋上进的悲伤和痛苦,他们当初是在大儿子身上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现在,他身上的“根”都没了,已经不是儿子了,也不能给宋家传宗接代了。两人的心就慢慢地收回来了,转而把重心放在了小儿子宋冬宝身上。
鉴于宋冬宝的重要性,两人开始对他严加管束,省得他再出什么意外。两人还盘算着,等宋冬宝再大几岁,就给他订亲,让他早早结婚生子。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祸,要是宋冬宝再出点问题,他们家可就得绝后了。
宋秋实不停地写信和发电报催促父母帮忙想办法,李玉华和宋上进的回信越来越敷衍,到最后干脆不回了。
以前他们疼爱宋秋实时,宋秋实提出再无理的要求他们都会尽量满足,暂时满足不了也会写长信安慰,再寄钱寄粮票补偿。
现在,他们不再疼爱宋秋实了,看着他的信都有些烦。这孩子一点都不知道体谅父母,他就不能忍一忍吗?
宋秋实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真相:他被父母放弃了。他们天天说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