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昭便穿上拖鞋,准备到楼下去等他。
刚下到楼梯拐角,门口处传来“滴”的一声,紧接着门被打开、复又关上。
宁昭脚下的步子轻快几分,一边下楼一边问傅尧礼:“你怎么一声不吭就跑出去了?”
傅尧礼神色已经恢复如常,他笑了一声,把手中的东西递给宁昭:“为什么,你不知道?”
宁昭乌黑的瞳仁一转,小声嘀咕:“那也不用出去呀,外面这么冷。”
这火得多旺,才需要到天寒地冻的外面去降火?
傅尧礼下巴一抬,示意了一下宁昭手中的木盒,说:“顺路去福斋阁买了一些你爱吃的糕点。”
福斋阁在另一条街,是宁昭从小吃到大的一家糕点铺,据传第一代老掌柜曾是皇家御厨,手艺了得。
起初这各样糕点的秘方只单传给长子、长孙、曾长孙一脉,后来随着时代发展,观念改变,为了不让手艺失传,开始男女小辈都传,凡是想学的,都可拜长辈为师,只是仍不传
外人。
如上的种种名号,再加上福斋阁全京城仅此一家,让它长久以来都是炙手可热的糕点铺,偶尔运气好的时候,才不用长时间排队。
“真的是顺路?”宁昭把木盒放在客厅的茶几上,问。
傅尧礼跟着走过去,坐在沙发上,说:“出去了就是顺路。”
反正他出去也没有什么目的地,想到宁昭爱吃福斋阁的荷花酥,干脆去买了一些回来。
“今天这个时间点排的人不多。”傅尧礼淡声解释,“所以没等太久。”
木盒分三层,第一层是荷花酥,第二层是桂花糖蒸新栗粉糕,第三层是枣泥山药糕。
倒不是傅尧礼不想多买,只是福斋阁有规定,每位顾客一次最多买三样,每样最多买六个。
所以小时候,宁昭都是和哥哥姐姐们一起,浩浩荡荡一。大群小孩子跑到福斋阁去排队。
宁昭满心欢喜地拿起一块儿荷花酥咬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