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但旁边季元也正在对他妈妈说:“你看吧,你还怪我,说是我喝可乐喝出来的……”
好吧,凌田又想,也许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遇到过,在内分泌科做医生,一定见得太多了。
讲完原理,辛勤给他们放了一段视频。
先从一型糖尿病还是一种不治之症的年代说起,当时的患者要是丧失胰岛素分泌功能,几个月便会发展到酮症酸中毒,然后很快死去。
直到 1922 年,胰岛素被发现,提纯,并应用于临床治疗,一型患者的生存状况便彻底改变。
再到 1948 年,美国乔斯林糖尿病中心开始颁发奖章给患病 25 年且血糖管理良好的患者,结果发现这个年限定得太短,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先后设立了 50 年、75 年、80 年的奖章。
时至今日,大约有一半一型患者的预期寿命与正常人无异。
凌田看着那些老照片和黑白新闻影片的片段,图像中有一百年前的科学家,有他们的实验动物小狗和小牛,有第一批接受胰岛素注射的小病人在治疗前后的对比图,还有许多拿着乔斯林奖章合影的老人,一百年的时光就这么瞬息流过,还真让她感到几分感动和鼓舞。
但旁边季元已经在算账:“每天三短一长,四针胰岛素,至少测两次血糖,一年就是 2190 针。也就是说,如果我活到 80 岁,总共要扎 142,350 针。”
“你几岁?”他问艾慕。
艾慕没理他,继续刷短视频。
“你几岁?”他又问凌田。
“二十二。”凌田说。
季元说:“那你比我好一点,只要扎 127,020 针。”
凌田想,小孩哥数学是真不错,一下子就具象化了他们此后数十年的生活。
季元看着辛勤,辛勤懂他意思,只是笑了,说:“没错,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你觉得因为要打针,就只能苦哈哈地倒数生命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