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费尽心机,想要武家在军队之中占据一席之地,但每一次出去打仗,他们都是大败而归。不仅给自己丢了脸,也让武家在军队中失了民心。”褚沅轻声道:
“如今武三思权势滔天不假,可.......他依旧没有能够掌控军队。李唐宗室和大臣们或许会因为女皇是李唐的媳妇和母亲容忍她,可不会因为武三思是女皇的外戚就容忍武三思。再这样下去,长安城中的流血又将会开始。昭容自己要早做打算才是。”
上官婉儿深深叹了口气,她知道褚沅在向她暗示一番何等可怕的场景:
长安城的禁军再次被人调动起来杀向宫禁,他们高喊着杀乱党,除君侧的口号。目标名单上有武三思,有宋之问,有周利贞——还有她,上官婉儿:“不,我只是奉命写诏,难道他们要我抗旨吗?.......”
“姑姑不要忘了,当年张柬之等人在的时候,想要弹劾武三思。奏疏竟无一个人敢写。后来是中书舍人岑羲挺身而出。岑羲提笔写出之后,满朝文武也没有一个人敢当堂宣读,还是中书舍人毕构担当大义,出列宣读。可后来武三思当权,将这两人都贬官外放。”
褚沅顿了顿,又看向上官婉儿,她应当很清楚地记得这件事情——因为当时驳斥岑羲奏疏的诏书,正是眼前这位上官昭容亲笔撰写:“姑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
上官婉儿深深地叹了口气,什么都没有说下去,只望着湖面,静静沉思,直到褚沅以为她不再会开口讲话的时候,她才喃喃地道:“再过几日,过几日我去拜访太平公主殿下。我有些事情,可以和她说说。”
褚沅点了点头,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是幼年相交,自李显登基之后才有了些嫌隙,只要及时弥补,再加上利益一致,她们总能重修旧好。这对李唐派来说,会是件大大的好事。
“你同我一道去吧。”上官婉儿道,“公主殿下,或许也想听听女皇的事情。”
褚沅低头应了。湖上风微微地吹动她鬓边的银雪柳,轻轻地飘摇着。
“起风了,咱们回去吧。”上官婉儿紧了紧披风,率先迈步往宫中走去。
她们走到回廊之上,外头忽而一阵兵荒马乱,上官婉儿紧了紧衣裳,带着褚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