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p;洛北依言坐下,郭元振给他面前的杯子斟上一杯葡萄酒:
“当年我们在凉州分别,你还是个少年。如今再一见,竟成了这般丰神俊朗的青年了。可惜我郭元振命中无女,只有两个儿子,否则一定要你当我的东床快婿了。”
第82章
一别多年,郭元振还是同当年在凉州时那般诙谐。洛北见他笑得肆意,紧绷的神情也稍有缓解。他把思路从政事上抛开,主动提起了另外一桩婚事:
“说到婚事,大帅可记得哥舒亶?鸣沙之战时,我曾与他并肩作战。战后荣升赤水军副使,还娶了沙吒忠义的女儿百合小姐。可惜诏令催的太急,我连杯喜酒都没讨上就赶到西域来了。”
郭元振当然记得这个在玉门关外行刺继往绝可汗的突厥青年,他摩挲着下颌的短须,脸上露出欣慰神色:“当年那个亡命之徒吗?他竟搭上了沙吒忠义的关系?”
“我怎么听到有人在提沙吒忠义的名字?”
一道熟悉的声音从侧厅传来。洛北抬头望去,解琬一身绯袍,踏雪而来。他忙起身道礼:“解大夫。”
“郭都护说,朝廷派了个谙熟西域诸国事宜,精通突厥语和粟特语的青年来协助我们。”解琬曾在吐蕃谈判中与洛北并肩作战,又知道他曾担任“乌特特勤”的底细,见来人是他,脸上多了几分笑意:“我把鸿胪寺的青年才俊们都盘遍了,也没想到是洛公子。”
鸿胪寺是大唐负责接待外族首领和使节的机构,麾下不仅有老成持重,谙熟礼仪的汉人官员,还有出身胡商家族的外蕃官员,这些人久在丝路上行走,确实对西域情况十分熟悉。但要比起突厥大汗的谋主,出身于统领西域的兴昔亡可汗家族的“乌特特勤”,肯定还是逊色了几分。
郭元振见解琬面带笑意,大概也猜到他在想什么。他不欲在此事上纠缠,免得在谈判前暴露了洛北的身份,便轻巧地转开了话题:“刚刚说沙吒忠义,解大夫有什么见教?”
“哼。圣上宠幸胡人蕃将,觉得他们不会串通一气结为朋党,乱了朝政。其实这些胡人们之间才是互相包庇,互相提携。沙吒忠义在鸣沙临阵脱逃,按律当斩。即使不杀,也应该免为庶民。可就因为辽阳郡王李多祚为自己的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