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的大书。我要用这样的事业传承自己的名字,那样的东西,比石头刻的碑文更不朽。”
洛北颔首道:“好啊,若有那样一日,我为你来做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摆在水晶碟上的冻柿子被端上来的时候,酒桌上众人都已有了几分醉意。
苏颋举杯道:“我久居长安,不知安西情状。今次一见,方觉安西都护府民风淳朴,衣冠之胜,不亚关中。此皆洛都护之功,来,我敬都护一杯。”
“我有何功?不过是上赖天子鸿福,下托百姓爱戴。”洛北笑道:“要说赓须文脉的功劳,当数褚郡君功居第一。”
“不错,不错。”苏颋笑道:“所以我已经和焕之、子羽商议过了,待到回到朝廷,便上书为褚郡君请官。洛都护,让褚郡君暂代安西都护府掌书记,替你执掌文书,如何呀?”
洛北颔首道:“褚郡君能为陛下执掌诰命,替我这个边塞将军描摹文字自然是手到擒来。”
“好。”苏颋道:“那就我草拟,我领奏,你和焕之、子羽共同署名。”
洛北笑着应了——他自己这个名字,纯粹是因为官品太高,不得不列在上头凑数,实际苏颋、王翰等都是文坛大才,有他们给褚沅背书,想来她之后的工作会好做的多。
至于这样的任命会在朝中激起什么样的声浪,那就不是身在安西都护府的他需要操心的了。
裴耀卿也附和苏颋的话,举杯敬洛北道:“我来碎叶城之前,还以为这里是片不毛之地,结果一入城中,物华天宝,无奇不有,实在是涨了见识。这条绵延万里的丝绸之路看起来,确实是大有可为。”
“还请裴御史赐教。”洛北与他喝了一杯酒,才道。
裴耀卿道:“前些日子我同吴判官在街中巡视,从很多商人那里听说,在昭武九姓及波斯、大食之地,也有许多商人想要东来。但碍于路途遥远,生死不知,费用极高,所以不敢前来。以我之见,洛将军统领草原各部,倒不如从中征召愿意冒险远行的,组成官方护卫,随同商旅出行。”
这样的事情,自哥舒亶的父亲时,便有西突厥部族在做。但要以“安西都护府”的名义率队出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