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方式,这种设计绝对是得不偿失,对于以炮击作为主要攻击方式的巡洋舰来说,水上飞机再重要,又岂能与主炮相比?s第二百五十章240毫米口径的好处但在胡卫东眼里,240mm口径却是莫大的优点,因为十五军重炮旅也有240mm口径的大炮,相应的炮弹生产线自然早就已经铺设好了,需要的话让工人加班就行了。而如果是203mm口径的大炮,当缴获的炮弹打完之后,巩县兵工厂就得再拉一条新的生产线才行,新拉一条生产线却只为了这八门大炮,这代价实在是有点大了,而且需要的时间也不是一天两天……而240mm炮弹威力不上不下的缺点在胡卫东这个弹药专家手里也迎刃而解,用普通的240mm穿甲弹是打不穿战列舰装甲,那么用脱壳穿甲弹呢?再不行的话,用贫铀穿甲弹呢?那不是和切菜一样简单吗?要知道就连口径才100毫米出头的现代坦克炮发射脱壳穿甲弹都可以轻易击穿战列舰的装甲啊!当然,舰炮实战中的平均炮击距离要比坦克炮远得多,这肯定会大幅度降低脱壳穿甲弹的穿透能力,但是240mm口径的炮弹威力同样不是120mm或者125mm的坦克炮弹所能比拟的,光是几十公斤(因为现实中从未出现过这么大口径的脱壳穿甲弹,所以弹芯重量只能估测了,125mm坦克炮弹的弹芯重量超过6公斤,乘八的话就是五十多公斤……)重的弹芯从高空落下的动能,就足以让其轻松穿透一般也就两三百毫米的战列舰装甲了。大概只有在远距离下。防御最强的炮盾(大和号的炮盾装甲厚度达到了610mm,而且还都是优质钢材,不过也并不是非得击穿这里,才能打沉战列舰的……)有可能挡得住?这种情况下240mm口径的好处又再次显现了出来,因为胡卫东试制脱壳穿甲弹的时候每种十五军现有火炮的口径都做了一些样品以收集数据,因此对于240mm的脱壳穿甲弹,只要胡卫东下令,巩县兵工厂在几天之内就可以生产出成品,不管是贫铀弹芯、钨合金弹芯,还是相对廉价的高合金钢弹芯。如果是203mm口径的,打战列舰威力够不够不说,没有相关数据的情况下想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就绝非是短短几天可以办到的了……至于90式240mm重加农炮造价昂贵的缺陷。在胡卫东眼里就更加不是问题,因为缴获来的武器越是值钱,用起来就越爽啊!日渐被航母派控制的日本海军部虽然对战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