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空情况却全然不同,虽然一直自诩效忠天皇、骨子里却十分珍惜他那条小命的冈村宁次自然不敢做那么绝…冈村宁次决定死守开封,打的如意算盘是以此牵制住八路军的主力,逼十五集团军单独对付华中派遣军主力。在冈村宁次看来,虽然目前十五集团军的实力未必逊于徐州的50余万日军,但若日军也决意坚守的话,十五集团军也肯定吃不下来。同时日本国内新扩编的部队也可以源源不断地增援华中,而以赤色党几大边区的人口和工业化程度,无论赤色党有多能耐,所能动员的军队数量也不可能与日本这个工业国相比,而且除了距离最近、而且工业化程度最高的中原边区,其余的边区即便极限动员,也只能用于本地防守,根本不可能有哪个经济能力支持他们远赴中原战场作战。因此只要拖上一两个月,华中战场的兵力对比必然完全逆转过来,那时就是与敌决战一雪前耻的机会了。…更重要的是,第11军即便被围,也不是坐以待毙,而会不断与围城的八路军交战,这种阵地攻防战比任何一种战斗方式都更消耗弹药。几十万人长期进行这样高强度的战斗,那弹药消耗即使是日本都未必吃得消,更不要说是工业基础薄弱的中国了。到时候八路军的弹药消耗巨大。必然会挤占十五集团军的弹药补给,这无疑会严重影响赤色党旗下最依赖火力的十五集团军的战斗力,同时还可能加大这两支敌军之间的矛盾,可谓是一举两得。冈村宁次的谋划虽然不太像是日军的作战风格。但仅就目前的抗战形势来看却似乎是十分合理的选择,然而冈村宁次却漏算了两点,一是没想到东北的抗联换了主帅之后竟会匪夷所思地七战七捷。给予关东军以沉重的打击,而抗联的队伍却越战越强;同时兵力一度锐减到的南满纵队也以特殊的斗争方式起死回生,遍地燃起的抗日烽火几乎令日本在东三省的统治濒临崩溃。为了保住对日本来说更加重要的东三省,日军大本营统帅部被迫将关东军一扩再扩,甚至为了应急而不得不将原本打算派往华中战场的大批部队改派到关东军旗下,并因此导致华中战场的日军兵力出现了超过30万人的巨大缺口,仅此一点就足以让冈村宁次的谋算破产。而冈村老鬼子漏算的第二点则是他仍然低估了十五集团军实力增强的速度和胡粟两人的手段不过冈村宁次的策略在一开始还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鬼子十几万人一心死守的话,别说八路军,就算是攻坚能力国内第一的十五集团军也没那么容易拿下,而且冈村宁次这人虽然在历史上罪恶滔天,但他为人清廉自守(注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