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宫中有名的王宫正,是从前孙皇后身边的司言,博闻强识,才智过人,受先后两代皇后的推崇。王宫正夸奖了这首词的立意与结构。上阕由疏花、淡天、云雪营造出恬淡高雅的氛围,下阕再从“胜绝”转承上阕,而“此情谁共说?”,立增孤独哀苦之情,结尾两句“两行低雁,人倚画楼”又塑愁之意象,全词词调清婉含蓄,景致极清绝,可以算得上是一首精巧的上乘佳作了。舒皇后等人也一径点头称是。卢七娘也在这夸赞中渐渐露出了微笑。但是王宫正话锋一转,又点出了一个问题。卢七娘这首诗固然上佳,只是却在写春愁,今次题目为“梅”,虽并未言明冬梅或春梅,但是此际是冬日,词却写先到春愁之上,难免就有跑题之嫌,她做的这首,可以理解为是在这题目之上卖了个巧。卢七娘听了这话,脸色就微微出现了些变化,一直以来的冷淡表情也稍稍有些挂不住。王宫正的一双眼睛生得很妙,美人虽老,妙目不老,眼光在卢七娘身上打转时,显得格外有深意。正文第407章一鸣惊人傅念君听了王宫正这话,再瞧着她意有所指的目光,心头灵光一闪,立刻就明白过来了。王宫正其实说得很隐晦,已经算是给卢七娘留足了面子。如果她猜得没错,王宫正或许是看出来,恐怕这首词,根本只是卢七娘的旧作罢了。不是旧作,也大概是在旧作上稍做修改过的。因此入题才会是“春愁”。若是现场即兴所做,必然不会从“梅”直接联想到还远远未到来的春日。这算不上作弊,毕竟舒皇后没有事前说不得引用自己的旧作,但是在这样的场合,卢七娘沿用自己的旧作,确实是有些掉份。王宫正一番话说完,傅念君不知道在场有多少人听出了其中门道,但是她打量舒皇后的神色,便知舒皇后玲珑剔透心,心中是明镜一般清楚的。卢七娘到底还算是心性坚定,很快就稳住神色,朝王宫正道谢后,也虚心接受她的建议。进退有度,言辞得当,只让人觉得她不骄不躁,气度出众。傅念君其实多少有些理解她这样的做法,宋人爱梅,咏梅诗词浩如烟海,如卢七娘这般平时便爱文墨的小娘子,想必以梅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