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放松下来,聊了聊他们家年过得如何,再聊起了傅宁在做傅溶伴读时的事,听起来似乎真的是为感谢而来的。周氏烧了水进来,傅念君让两个丫头接手沏了茶,继续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宋氏逐渐放松下来,就开始感谢傅念君。感谢的事,是傅渊将傅宁举荐到敦复书院去这件事。傅念君不动声色,听宋氏来回谢了几遍,她才确认宋氏不知道傅宁即将入学国子学。也是,这件事还没完全定下来,旁人不知道也属正常,但是傅宁不可能不知道。也就是说,他去找傅琨,完全是他自己的主意,宋氏很可能并不知情。正文第449章亏欠傅念君拿定了主意,就试探地问宋氏:“宋嫂子,若是宁哥儿眼下有更好的前程,你可会赞成?”宋氏听她这么问,反应竟是立刻顿住了。这一停顿,就显得格外微妙。一个为儿子前程学业辛苦了一辈子,最大的希望就是儿子出人投地的母亲,为什么一听到这话首先的反应会是迟疑?还是周氏嘴快接过了傅念君的话头:“二娘子说的是什么事呢?”傅念君顺势道:“是我爹爹身边,最近官家让他整理,他有意向找一个学生代笔,只是近一两个月,也有工钱。虽然是个寻常小吏的工作,但是对于学识也颇有要求,他想着这也是个历练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