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腊月初八,孩子们又都不必读书了,因此除了善楠之外,其余孙辈也都有机会跟着回去村里,一来祭祖,二来也是和父母多相处一番,三来也是为过继的事撑撑场面,别显得小五房人丁冷清,免得十三房心里也有嘀咕。只有善榆善梧两兄弟并善桐留在西安城内,合着二老爷夫妻并老太太,府内一共就是六个主子而已,别的不说,就是这一大早请安,都从一屋子人挤也挤不下的场面,变作了众人零零落落,爱坐哪儿就坐哪儿。因为西北局势渐渐有转为紧张的意思,卫家着急想赶在年后把亲事给办了,免得卫麒山耽搁了上战场的机会,又或者是议定了婚期,反而被兵事耽误。正好善桃过年就是十七岁了,在西北也算是大龄姑娘。大太太回乡也还有为善桃清点陪嫁的意思,没几天就捎信过来:嫁妆所需女红,这些年来她和善桃凭着一点一滴的时间见缝插针,慢慢地已经全都做出来了,家中需要置办的无非就是家具等物。至于首饰体己,善桃得到祖母馈赠的那一千两银子,正好用来置办这个,要是不追求标新立异,也足够凑上一盒不错的妆奁了。大房的经济情况,老太太心里是有数的。善桃平时手上身上无非就是那么几样东西,还有些是善桐送的,老太太赏的,大太太给的几乎没有多少。因为眼下是大房的婚事,二房、四房都刚刚受过敲打,怕是不敢说话,三房又素来不在乎公中钱财。老人家大笔一挥,官中出了七千两为善桃置办嫁妆,“那个卫太太,看着也不是个眼里没钱的人,咱们犯不着因为嫁妆受人的褒贬。卫家小子还有弟弟,善桃这个长嫂,必须得撑得起门面来。”比起老太太言明归给善桐的四万两体己,这七千两算得了什么?就是再翻一倍,官中给了善桃,就没有不给善桐的道理,因此二房自然没有声音——也的确不敢有什么声音了。倒是大太太写信过来:来年还要说善檀、善榕的婚事,接连三桩婚事都是大房的子女,官中虽然底蕴厚实,但折腾了这三场,紧接着又有柏哥、榆哥、梧哥、桂哥并善桐善樱到了婚嫁的年纪,这些银子开支出去,即使以官中多年来的积累,也难免元气大伤。善桃的嫁妆,似乎应该稍微从简。老太太看了,也没说什么,派人把信送到了二老爷书房里,第二天一大早二老爷就送账本来了。“这些年没住在一块,家里的账就没奉上来,现在母亲来了,正好进了腊月交账,母亲可千万别嫌麻烦——”善桐正在老太太身边坐着,一眼看见父亲手中捧着的,除了家里日常开销的公帐之外,似乎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