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不过她也非常高兴,两位小姑下意识说起夏州风物,都是挑好的方面说,也不枉自己长达两年的耳边风。妥了!
几人吃完餐点,正商议是不是在庄子周围转转。突然间,远方有大队官军行来,人数众多,士饱马腾,队列严整,一看就是精锐之师。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队骑士,快速行至农庄后,纷纷下马,然后占据各个位置。
随后,一将领着十余人入庄,庄丁莫敢阻拦,只听他大喊道:“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定难军节度使、夏州刺史、灵武郡王至矣,请速速出迎。”
邵树德这便来了?刘氏一惊,旋即一喜,自家夫君也回来了吧?
第056章 北归(下)
“陈判官,你说关中民心,所来何处?”书房内,邵树德问道。
“保境安民。”陈诚言简意赅地答道。
邵树德点了点头。其实,老百姓最实际不过。他们只看自己的切身利益有没有受损,没有受损,哪怕是个人渣统治他们也会欣然接受;如果受损了,哪怕是孔子门徒在位也不行,绝对没好话。
自己在高陵吊民伐罪,也只是给一些官宦家庭留下了好印象。真正给百姓留下好印象的,还是屡败贼军,令其无法北上,同时还约束住了军队,不令其劫掠地方。
明白了这两点,以后就得沿着这个思路继续做下去。表面功夫当然要做,毕竟士大夫就好这个,但让百姓切切实实得到利益,这才是稳固统治的根本,不可或忘。
“此番北行,走哪条路线?”邵树德看了看地图,问道。
“大帅欲先往何处?”陈诚问道。
“先至夏州。”邵树德说道:“诸葛大帅的三千亲军,某急着回去接手,万不可生乱。”
那三千军士,都是原东都留守部队,也是老兵了。其中军官基本都是诸葛爽的人,之前已经打过招呼,其中大部分军官都要跟着他去兴元府享福。剩下的空缺由邵树德自己选人填补进去,可谓双赢。
“那就得走芦子关了。”陈诚说道。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