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开采的盐是有限的,供不应求,有些盐商就算拿到盐引,也不一定能提到盐,这时候,如果朝中有人做官,非但可以以低廉的价格套取盐引,还可以优先从盐池中提取食盐,甚至垄断市场。
冯保提醒朱翊钧:“殿下,张家可是蒲州最大的商户,他们所涉猎的生意可不止贩盐。”
朱翊钧想起来:“之前与俺答通贡互市的时候,就有御史提过,王崇古这是假公济私。”
冯保问道:“那殿下现在以为呢?”
朱翊钧走到床边,看着窗外的海棠树思忖片刻:“我依然不觉得王崇古和张四维有做什么触犯《大明律》的事情。”
冯保问道:“为什么?”
“因为贪赃、受贿图的是眼前利益,搞不好要诛九族的。培养一个进士,甚至是一个朝中高官并不容易,他们谋求的是宗族的长久兴盛。”
“但这也是一种隐患,他们通过科举,将宗族势力渗透到地方官府,甚至朝廷,实现士和商结合,也是钱和权的结合。在国策的制定和实施上,偏向对他们宗族更有利的一面。”
“用钱培养读书人,巩固官位,再用官位,合法的赚更多钱,世世代代延续下去。”
听完这番话,冯保愈发觉得,他天生就是当皇帝的料,不仅有敏锐的政治思维,还很超前。
如何限制政商融合、家族势力垄断,在几百年后都是一个世界难题。
事实上,就算郜永春说的是事实,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
张四维上疏辩解,请求离去,高拱极力庇护。以退为进是文官的常用伎俩,被言官弹劾先辩解,再请辞,皇帝不允,如此反复几次,事情也就过去了。
有高拱护着,隆庆自然不予追究,还下诏抚慰、挽留他。
但这也是给高拱面子,闹了这么一场,张四维虽然没有受到处罚,但皇太子的老师他是别想当了,隆庆也并不想儿子的老师在道德品质上天天被人戳脊梁骨。
朱翊钧的目的达成了,张四维走不走,他倒是无所谓。
于是,皇太子的两位老师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