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王翰心底一惊,脸上好险没漏出惊讶神色。他到长安后不到半月,便传来张柬之和崔玄暐都因病暴毙的消息。没想到,桓彦范、敬晖和袁恕己也死了……?
席间有人发出和他一样的疑问:“还请德静郡王为我们解惑,这桓彦范、敬晖和袁恕己是如何伏天诛的?”
武三思正端着酒杯喝酒,闻言挥了挥手:“来,利贞啊,你说说。”
外头走进来个身材矮小,体格健壮的男人,他眼冒精光地说了一遍桓彦范在山道上跌落山崖,敬晖为突厥乱兵所劫,重伤不治而死,袁恕己失足落水的经过,恨不得将尸首的惨状描绘得栩栩如生。
在场的都是文坛士人,闻言大半都低头不语。唯有宋之问、崔湜两张脸上露出得意神色。崔湜开口笑道:“表兄,叫他们死得这么轻易,你这可是太仁慈了。”
崔湜这话显然是当这一切都是周利贞所为。周利贞心里打鼓,面露难色,回望了一眼武三思,显然是不知道这话该怎么回答。
武三思不轻不重地把杯子落到桌上,冷哼了一声:“崔湜,这话是你该说的吗?天诛如此,说明这些人的罪行是罄竹难书,引起了天怒。”
“不错。”宋之问见武三思要发怒,忙开口垫了两句,“五逆贼犯上作乱,罪不容诛。如今上天降罪,应当撰成碑文警示后人!”
宋之问是闻名一时的大诗人,有过“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名句。但他当年因依附女皇男宠张氏兄弟被张柬之贬斥出京,又偷偷潜回长安,藏在了好友驸马王同皎家中。他不思报恩,反手将王同皎谋刺武三思的事情捅给了武三思。最后他得到武三思的青眼升官发财,王同皎却被满门抄斩。
他这话得到了多数人的附和,席间只有几人默不作声。王翰实在不想看他们那副嘴脸,觑了个空,去了廊下看雪。他站了半刻,屋子里又走出一个人,脸上一片郁郁神色——正是担任国子监司业兼修国史的崔融。
崔融是清流魁首,当世大儒,当年吐蕃议和的时候,也和王翰有过往来。王翰一向敬佩他的为人和才气,低头对他见礼:“崔司业。”
“王翰。”崔融与他在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